市委党校副校长 罗瑞芬:学习百年党史 强化使命担当
学党史,就要深入了解党在百年奋斗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战略部署、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发展历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风范;读懂弄通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历史性成就背后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作为一名从事党校工作的党员,更要树立历史眼光,把握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意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远的历史眼光,正确对待党的历史,落实党校的工作与责任,强化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一)作为党校人,要在学习党史讲好党史故事中进一步发挥好党校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的作用。
党校作为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重要智库。更要在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上狠下功夫。
一要强化党史的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和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网络学习、专题研修班、党建培训班、情景党课、党日活动,组织观看红色文艺作品,参观革命旧址和红色文化基地等形式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二要加大对党史课题的研究。党校老师研究党史讲党史是理所当然的职责工作,加强党史研究和宣传,搞好党史资政育人工作,本就应该不用扬鞭自奋蹄,注意学习研究和总结运用党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历史经验,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学习研究和总结运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和长期执政的实践经验及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为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三要深化对党史课程的开发。党校作为中国党员干部的培养基地,要大力加强党史的学习,落实相关教学,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要注意在进一步深化梧州党史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运用梧州市在广西党史上的“十八个第一”等丰富红色资源,打造一批具有梧州地方特色的党史课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史研究宣传和学习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另外,作为三校合一的学校,我们还要致力于进一步拓宽党史教育的覆盖面。深化对全市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好统战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的职能作用。
(二)作为共产党员,要在深刻理解党是人民和民族的主心骨中进一步强化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百年的辉煌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是党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血汗和生命写就的壮丽篇章,更是我们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作为人民和民族主心骨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党员,要从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中,不断汲取思想伟力和前行动力。
一要做到“心有所属”,永远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百年的辉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未来同样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新的奇迹。作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百年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党拥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矢志不移,只为心中的主义和内心的信仰。当前,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真学、笃学党史中寻根铸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赓续精神血脉,永葆政治本色。
二要做到“情有所钟”,一切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从九原板荡的危机中诞生,在烽火硝烟的战争中淬炼,于激情燃烧的建设中挺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壮大,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成熟,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无论是干革命、建政权,还是搞建设、抓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使人民过上好日子。始终秉承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带领亿万人民为民族复兴共同奋斗的历史。我们学习百年党史,就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在历史变革中感受人民立场的坚定、群众感情的至深,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干笃行。
三要做到“力有所行”,担当实干。“中国共产党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这是习总书记代表我党向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党员同志要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要善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唤起践行初心使命的自觉,增进攻坚克难的勇气信心,立足岗位为发展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市委党校校委委员 关远鸿:学史明理 固本笃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进一步坚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仰,并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勉励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这四个要求中,学史明理摆在首位。“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所道之“理”,特别是那些已经为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其中最真的 “理”就有:
第一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许多爱国先驱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抱终身之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曾面临着三种可能的选择:一是先由北洋军阀,后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的,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二是由某些中间党派的领袖人物或无党派的中间人士代表的,主张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三是由共产党代表的,主张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最终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初,从旧中国接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但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解决了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经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如果搞资本主义,首先发生的就是无法解决几亿人都有饭吃的问题。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总之,中国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
第三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解放生产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回望来时路,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远眺前行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领导这个“定海神针”。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大论断已经写入党章、载入宪法,体现了全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反映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万众一心朝着宏伟目标坚定前行,不断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篇章。
学习百年党史,感悟真理力量。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当下,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我们更需要通过重温这段百年奋斗史,从中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校姓党”,作为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主阵地,党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肩负重大职责、具有重要使命, 要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就必须学在先、走在前,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固本笃行。
首先,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这一立校之本。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因此,党校要教育好教师准确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组织好教师开展党史学习研究,在读原著、悟原理上下功夫, 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进一步厘清思路,学深悟透,为党史学习教育做好学习引领;要引导好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其次,要突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把党史学习教育列入党员、干部培训计划,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课程”的工作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干部培训学习的专业课和必修课,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设计好培训计划和教学布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在教学内容上,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培训的质量和成效;要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和《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参训学员指定的参阅书目,引导学员深入研读, 在活学中尝“真理甜味”、吸“理论氧气”,在活用中不断深化对党史的思想认识,做到知、信、行相统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要充分发挥理论宣传“主力军”作用。要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基层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要在坚持课堂讲授传统方式的同时,创新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的生动性、现实性,调动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升华理想信念、树牢宗旨意识;要充分利用梧州在广西党史上的“十八个第一”等红色资源,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搭建党性教育新课堂,让党员干部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不断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反思与感悟,实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效果。
培训科教师 杨心圆: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七一”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的鲜明政治品格,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今年我积极响应全党开展党史学习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两本书,回顾近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百年党史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奋斗史,激励我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日出东方到星火燎原,从生死攸关到宝塔指引,从进京赶考到艰辛探索,从继往开来到伟大复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顾100年来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学习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奋斗的历史,铸就信仰之魂是一场唤醒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磨砺。每一个令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每一段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都在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通过学习党史,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增强“政治三力”,做到“两个维护”。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二、百年党史是一部最为伟大的斗争史,教会我勇于担当敢于斗争。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强大的敌人,依靠人民、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党和人民百年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今天我们党将继续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新的历史伟大斗争,直面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同样要求我们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在大局大势中把牢斗争方向、找准目标定位、增强信心决心,顺应斗争的特点和规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作为新时代一名党员,要自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做疾风劲草、炼烈火真金。要着力培养战略眼光、提升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争取战略主动,努力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三、百年党史是一部心系人民的光辉史,鞭策我立足本职学以致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我们党之所以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史的字里行间,深刻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党史学习要求我们要在本职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党校教师,我要当好“讲述人”,阐释好党的光辉历程。当好“宣传人”,解读好党的革命精神。当好“传承人”,赓续好党的红色血脉。
对标党史学习的要求,检视目前学习的成果,我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党史理论书籍阅读量仍然不够,学得还不够深入,研究得不够透彻,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这方面十分欠缺,对于党史知识的学习流于表面,基本功不够扎实,从而导致,不善于整理学习成果,造成党史科研成果不多,学得不够精细,不够灵活,创新性不强。
其次,在党史学习上未能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理论和实践相割裂,使得学习和实践两张皮,不善于把学习到的党史理论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最后,开展党史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够。未能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是要我学才学,要我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
作为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在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我也仍有不足:
一方面,进取精神不佳,没有严于律己,表现在工作上应付了事,不够振作,意志消沉。未能提前谋划,科学管理工作时间,缺少合理安排。
另一方面,服务意识欠缺,态度不够端正,对工作容易不耐烦,缺乏耐心,对繁琐的工作不善于沟通,容易烦躁,没有发挥好民主精神,不够听别人意见,比较固执。
总之,在今后,我仍要继续加强党史学习,磨炼意志,增强党性。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树立大局意识,改进工作方法,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要牢记初心、坚定决心、增强信心,主动将学习党史与观照现实和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好党史宣传的执行者,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教二支部 供稿)